一、访问概要
2015年月5日25日至29日,瞿志豪副校长率我校代表团先后访问了瑞典布莱京理工学院(Bleking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和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KristianstadUniversity)。访问代表团人员有:科研处(学科办)处长曹建清、产业处(技术转移中心)处长周志萍和工学部副主任白跃伟。
在布莱京理工学院,访问团受到了布莱京理工学院校长的热情接待,在交流座谈会上,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首先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招生、师资、教学、科研等现状;工程学院副院长介绍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情况,机械工程系主任详细介绍了教学和科研特色,尤其是介绍了完整的科研团队和科研方向,并表达了今后在科研上的合作意向,瞿志豪副校长向对方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和教学科研概括。随后,瞿志豪副校长会见了我校在布莱京理工学院的5位交流学生,详细询问了他们在瑞典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学成后回国报效祖国。最后,双方领导共同为我校的青年教师海外培养基地揭牌。
在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在国际交流办公室人员的陪同下,详细参观了实验室和图书馆,随后双方就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座谈,弗雷德里克教授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和办学理念,表达了两校进一步开展紧密合作的愿望。随后双方就交换生、合作培养模式、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方面表示,可以采取“2+2”或“3+1”灵活模式,双方一起合作培养学生。此次访问拓展了与两所高校的校际合作与交流。访问中,两校人员就科学研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会谈和交流,同时考察了瑞典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两所高校的基本情况
(一) 布莱京理工学院
布莱京理工学院建于1989年,是一所年轻且具有活力的高等学府。位于瑞典东南部的布莱京省(Blekinge)。主校区在布莱京省的首府--Karlskrona市。独特的群岛地理环境使得布莱京理工学院成为瑞典最美丽,引人入胜的高等学府之一。
20多年来的努力,使布莱京理工学院成为了瑞典办学方针最为明确的高等学府。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信息、技术和工业与社会方面,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点发展。布莱京理工学院还是瑞典三所科技院校之一,并且于1999年被授予科技大学资质。
布莱京理工学院拥有2个校区,分别位于布莱京省最主要的两大城市:Karlskrona市和Karlshamn市。共设有5个学院:计算机学院、工程学院、健康科学学院、管理学院、规划与媒体设计学院。
布莱京理工学院的教师队伍和学生来自世界7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使布莱京理工学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高等学院。在7500名注册学生中,目前有超过1200名的国际留学生。
布莱京理工学院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交流,与国内十多所大学设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并在昆明和威海分设了常驻机构以提供给学生和家长最直接的服务。
布莱京理工学院为瑞典名校,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设有工程学,人文学科,医疗保健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教育和研究。其中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硕士专业在同领域专业中排名为瑞典第一,欧洲第二;可持续发展硕士专业在同领域专业中排名瑞典第一,欧洲第三;布莱京理工学院的博士生教育在瑞典大学中排名第一;在瑞典四所理工大学或学院的科研质量中名列前茅。
布莱京理工学院是瑞典大学中和工业合作最密切的高等学府。校园附近还有一个从初创公司到跨国公司的工业园。特别是著名的电信城(Telecom City,拥有众多著名电信公司为成员,爱立信公司是其中之一)一直和布莱京理工学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电子城为布莱京理工学院学生提供毕业后开办创业公司的孵化器一条龙服务。很多科研项目也是由电信城和布莱京理工学院共同开发完成。布莱京理工学院每年都为Telecom City众多成员公司提供人才。
布莱京理工学院还在定期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到各地有针对性的企业和领域进行深入了解和实习。
布莱京理工学院设有众多瑞典语授课专业和课程,同时还提供了全英文授课的专业——2个本科专业和大约20个硕士专业,可供来自瑞典和国际的学生选择,这些专业都受到了瑞典和国际学生的欢迎。
(二) 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
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地处风景秀美的瑞典南部斯科纳区,是一所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并由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型大学。大学提供顶级的教育与国际性的学习环境。大学不仅与全球很多著名学院保持合作关系,还与当地政府与企业密切结合。
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于1835年设立师范专业,1893年设立护士专业,1912年设立工程专业,并于1977年正式成为一所国际性的综合型大学。目前在校生总计近13500人,国际学生近千人。
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下设两个系,即健康与社会学院和师范学院。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范围广泛,如教育、行为学、社会学、自然及健康科学、工商管理学和工程学等。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开设有本科与研究生专业,比如电脑软件开发、数字通信设计、嵌入式系统、综合健康科学、生态工程-专业化的水管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机械工程学等等。除此之外,该校还开设了许多非学位(只修学分,不拿学位)课程与培训课程,比如互动声音设计、厨艺和食品科学、银行和金融、国际商务、公共管理、数学、生物学、化学、英语、德语、历史学等。
三、瑞典大学办学特点
(一) 以国际化为办学取向,在学术竞争中明确发展定位。
瑞典的大学都倡导竞争与合作,很看重本校在欧洲或世界大学中的排名,作为自己办学成绩与发展取向的重要依据。布莱京理工学院的教授反复介绍他们学校的某个专业在欧洲的排名。瑞典高校的合作与竞争得到体制上的鼓励,成为大学发展的推动力之一。瑞典高校秉承学术开放原则,以国际化为特色。两所学校都认为该校是欧洲国际化的学校之一,有大量的国际学生,也吸引了不少国际学术人才,在一个研究团队中,有一半的教师来自国外。未来他们都对和中国的合作很感兴趣。
(二) 人才第一,把聚集优秀拔尖人才放在首要位置。
瑞典的高校均把聚集拔尖人才,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放在高校发展的首要位置,用制度保证选择优秀的人才作大学教师。学校提供优良的工作条件和给予较优厚的薪酬待遇,教师在当地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不拘一格识人用人。
(三) 定位清晰,校企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瑞典理工类大学建设过程中,教学和科研发展紧密围绕国家、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学校和行业协会紧密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学校教师以和企业合作为荣,积极参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尤其是布莱京理工学院,成立之初就是定下了以科研带动教学的策略,通过短短20多年的办学,已经成为瑞典首屈一指的学校。
四、启示与建议
(一) 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际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适应性和趋同化越发明显,势在必行。在建设大学的进程中应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二) 集中有限资源重点建设和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对教育投资的限制,迫使大学必须集中有限资源,推动重点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并不断拓展经费渠道,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必须在重点方向,重点投入,重点突破,做出学校的特色。
(三) 做好以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战略规划。
如何从内涵发展上理清办学思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措施,十分重要。瑞典高校普遍有办学思路和从实际出发的可实施的战略规划,并切实执行,经过一段时间后显现出成果,并使学校在持续发展上受益。
(四) 今后可以和瑞典两校开展的交流和合作内容有:
1、 布莱京理工学院对接收中国学生很有兴趣,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参加他们的研究生教育,我校可以在研究生教育上开展新的合作。
2、 在双方的座谈会上,布莱京理工学院方面提出希望在后期开展科研方面的合作,建议学校在下一轮教师进修访学中给教师安排合作科研任务。
3、 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希望和我校开展“2+2”模式的本科生培养,建议学校相关部门继续跟踪此项合作。
4、 深入研究并探索瑞典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培养模式,改革我校教学方法。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的嵌入式教学实验采用设计式模式,学生从电路设计、印刷电路板制作到安装调试全程参与,改变了过去验证性的实验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瑞典出访团
2015年6月6日